总站
切换分站
免费发布信息
信息分类
当前位置:建设兵团信息网 > 热点资讯 > 故事大全 > 文摘精选 >  幼儿关于礼仪的小故事

幼儿关于礼仪的小故事

发表时间:2023-03-12 23:25:22  来源:建设兵团信息网  浏览:次   【】【】【

  适合教导幼儿的礼仪的小故事有不少,那么,下面是小编给咱们分享的幼儿关于礼仪的小故事,供咱们阅览参阅。

  幼儿关于礼仪的小故事一:千里送鹅毛

  “千里送鹅毛”的故事发生在唐朝。当时,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领袖为表明对唐王朝的拥戴,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奉献天鹅。 路过沔阳河时,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,想给它洗个澡。不料,天鹅展翅飞向高空。缅伯高忙伸手去捉,只扯得几根鹅毛。缅伯高急得搓手顿脚,痛哭大哭。侍从们劝他说:“现已飞走了,哭也没有用,仍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。”缅伯高一想,也只能如此了。 到了长安,缅伯高拜见唐太宗,并献上礼物。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,便令人打开,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。诗曰:“天鹅贡唐朝,山高路途遥。沔阳河失宝,倒地哭痛哭。上复圣皇帝,可饶缅伯高。礼轻心意重,千里送鹅毛。”唐太宗不可思议,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。唐太宗连声说:“难能可贵!难能可贵!千里送鹅毛,礼轻心意重!”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。今日,人们用“千里送鹅毛”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,但心意却异常稠密。

  幼儿关于礼仪的小故事二:孔融让梨

  孔融(153—208年),鲁国人(今山东曲阜),是东汉末年闻名的文学家,建安七子之一,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重。据史书记载,孔融幼时不光十分聪明,并且仍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、互助友爱的典型。 孔融四岁的时分,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。每次,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。有一次,爸爸看见了,问道:“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?”孔融说:“我是弟弟,年纪最小,应该吃小的,大的仍是让给哥哥吃吧!” 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彼此礼让、彼此协助、团结友爱的道理,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。从此,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,成为团结友爱的模范。

  这个故事告诉咱们,凡事都应该懂得谦让礼仪 ,并且从年幼的时分就应该做到,是一种最基本的品德知识。

  幼儿关于礼仪的小故事三:心平气和的刘铭传

  清廷派驻台湾的总督刘铭传,是建设台湾的大功臣,台湾的第一条铁路就是他催促修的。刘铭传的被任用,有一则发人深思的小故事:当李鸿章将刘铭传推荐给曾国藩时,还一同推荐了别的两个墨客。曾国藩为了测验他们三人中谁的品质最好,便故意约他们在某个时刻到曾府去面谈。可是到了约好的时刻,曾国藩却故意不出面,让他们在客厅中等候,私自却仔细观察他们的情绪。只见其他两位都显得很不耐烦似的,不停地抱怨;只要刘铭传一个人安安静静、心平气和地赏识墙上的字画。后来曾国藩考问他们客厅中的字画,只要刘铭传一人答得出来。成果刘铭传被推荐为台湾总督。

  没有耐性的人,必定缺乏坚毅耐久、战胜万难的精神,天然成就不了甚么巨大的事业。咱们希望将来能有所作为,首先便须磨炼自己的耐性和毅力。

责任编辑:admi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