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81年华国锋突然辞去所有职务,临终前秘书才公开解密:他太
1981年,华国锋主席突然宣布辞去一切职务,紧随其后,中央七位副总理也相继宣布辞职,当人们问起他辞职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,华国锋始终闭口不谈,直到华国锋即将临逝之际,他的贴身秘书才最终曝光当年中央领导密集辞职的内部真相,连连感叹道:华国锋真实诚。
那么,当年的党内高层为何会纷纷辞职?这一真相为何直到华国锋临逝之际才肯经由他的秘书之口公之于众?1979年,中央高层领导人坐下来开了一场会议,在会议上华国锋与邓公发生了激烈的争论,但始终没有争论出结果,很快,华国锋便辞去了一切职务,一时之间,内部舆论哗然。要知道,华国锋是毛主席在临终前唯一指定的接班人。
华国锋的忠厚、老实和稳重形象深得毛主席的赞许,毛主席曾说,你办事,我放心,毛主席去世后,华国锋在叶帅等人的全力支持下,一举粉碎王张江姚等人,由此迅速扭转了局面,挽救了国家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。
四人小组被连根拔起后,华国锋开始全面主持工作,然而,由于他的“两个凡是”方针不利于国家新时期的建设,所以,在1980年之际,华国锋向中央主动辞去了国务院总理一职,次年又辞去了军委主席职位。
消息传出后,国内外很多人都不可思议,这个时候,距离毛主席逝世才不到四年时间,为何华国锋却宣布辞去所有领导职务?一时间,坊间传闻四起。实际上,如果真正了解华国锋的人生经历和性格之后,就不难理解,华国锋的主动请辞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。
1921年,华国锋出生在炮火连天的革命时代,青少年时期的华国锋,目睹山河破碎,日寇铁蹄肆虐中华时,产生了强烈救国救民的思想,此后,华国锋走上了抗日救亡之路,在交城拉起一支革命队伍与日寇苦苦周旋,1949年建国之际,华国锋服从组织的安排,来到湖南省湘阴县担任县委书记。
上任后,一方面,他努力稳定当地社会秩序,另一方面,他大力发展当地农业,确保解放后人人都能吃得上饭。在他的发力下,湖南全力支持农业专家袁隆平的水稻事业,很快,湖南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。
可以说,此时的华国锋既是湖南经济的早期奠基人,也是湖南经济成长的见证者,也正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,华国锋很快引起了毛主席的注意,后经组织的培养他在仕途上一路平步青云最终当选最高领导人。
在此之后,他一心为党,狠抓国内生产,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稳定。待一切回到正轨上后,华国锋目睹干部队伍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,于是萌生了亲自作出表率,辞去一切职务,把岗位交给年轻人的想法。
新中国成立以来,干部退休机制没有得到完善,各级领导班子老化状况十分严重,从中央到县委,很多老同志都白发苍苍了,却依然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工作岗位上,显然,这种局面已经无法跟上改革开放快速发展的节奏了,怎么样妥善安置老干部?又怎样在不影响大局的情况下,让老干部们自觉腾出位置给年轻人,就成为摆在华国锋等人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。
在此情况下,华国锋决心舍弃小我,成就大我于1980年9月的人大会议上,毅然辞去了重要职务,从此开始退居二线。在此之后,邓小平、叶剑英、李先念、汪东兴也相继辞职,在华国锋的率先垂范下,党内其他领导人纷纷卸任,此后,淡泊名利的华国锋和普通群众那样,过着简单却又朴素的生活。
回顾华国锋的一生,我们不难发现,他从不是一个追名逐利之人,无论身处什么位置,他都低调谦逊,从不搞特殊,也从不在意权力得失。对于他而言,历史赋予给他的神圣使命已经完成,剩下的事情还不如交给年轻后辈去努力。
退休后的华国锋绝口不谈政治观点,但依然十分关心国家的发展和建设,有时间会时常去外地考察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,而到了每年的毛主席诞辰和祭日,华国锋会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毛主席纪念堂,瞻仰毛主席的仪容,并亲自向主席深深地献上敬礼。
2008年,华国锋病重入院,临终前,他反复叮嘱家人,一定要将自己的骨灰葬在山西交城的卦山,这里是他的曾经战斗过的地方,也是他人生历程的见证之地。